欧盟贸易的种种政策表明,欧盟范围不仅仅限于中国。于是欧盟选择亚洲作为'双边贸易攻势',欧盟做出这样的决策正是因为亚洲新兴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欧盟在其与韩国于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目前又与印度达成建立欧盟印度自贸区的意向。双方表示将在2011年内将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欧盟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18.7%的产品出口欧盟,双边贸易额在2009年高达690亿欧元。欧盟也是印度最大的投资来源地,至今欧盟在印度投资额10年累计200亿欧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与太平洋研究所沈明辉博士认为,欧盟印度、欧盟韩国自贸区主要还是各自经济的需要。印度方面应该更积极一些,希望更多一些的贸易机会,毕竟中国贸易这个大国给了它很大动力。
欧盟和印度对自贸区的建立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相关谈判有望在2011年春天完成,双方将在2011年的峰会上签署这一协议,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无疑是一项'双赢'合作,将因此形成一个15亿人的大市场。这不仅对欧盟和印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就业以及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而且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同时也对外发出主张市场开放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强有力信号。印度总理辛格说,印度的发展需要牢固的印欧关系。
据美联社报道,自贸区建立后,欧盟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关税将被削减90%,双边贸易额将出现30%的大幅增长。除了与韩国正式签署其与亚洲经济体的首份自贸协定,欧盟还将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启动双边自贸协定谈判。外界有分析指出,亚洲正成为欧盟'双边贸易攻势'的主要目标。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中欧贸易失衡让欧洲一直不安。除了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之外,欧盟已经成功地'拿下'韩国,此外还在与东盟进行自贸区谈判,主要原因也在于东盟与韩国的出口产品与'中国制造'有交叉性,可以作为'中国制造的替代品',这将有利于纠正中欧贸易的失衡。
沈明辉认为,印度对外出口结构与中国不大相同,二者没有太多交叉之处,印度以服务外包业为主,中国以制造业为主,所以印度与欧盟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对外贸易没有太大的影响,当然与印度同质的产业会受到一些影响。对于印度来说,扩大出口、将印度的服务业推向欧洲市场,从长远看也有利于印度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中国五金企业需把握商机,及时跟进市场。打破出口难关,开拓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